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Eventbrite makes it happen

Create an event and sell tickets online through Eventbrite. It's simple! Sign up and get started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衛報》用機器人當編輯來辦報紙
Apr 15th 2014, 09:00, by ifanr

907f3f12d2bbc4ef6df47506c69aee7a 毫無疑問,媒介技術已經益發廣泛地應用於新聞報導中,過去是充當工具,如今技術已經滲透到具體的生產流程,仿佛有種喧賓奪主的感覺。

圖片來源

在一次地震的突發事件中,《洛杉磯時報》利用一套演算法發出了最快的報導,耗時僅三分鐘。簡單的說,就是美國地質調查局系統的地震資訊會自動填入現成的範本裡,成為一篇報導。

這便是所謂的「機器人」報紙。無獨有偶,《衛報》打算讓技術更進一步。

GigaOM 的報導,《衛報》目前正在測試一種名為「#Open001」的紙質報紙,這種報紙最大的特色在於報導的選擇依據是使用者在社群網路上分享的熱度,而不是由編輯個人判斷所選出來的。換句話說,它是一份幾乎完全由演算法生成的報紙。

分享習慣分析公司 NewsWhip 日前進行了一項調查:下圖左側為某期《獨立報》的頭版,圖片標題為「烏克蘭的東線靜悄悄」,頭條標題為「移民對英國工人無影響」。而右側則是一份由機器人所選擇的頭版:圖片標題是「《自由之心》女明星談種族主義:每天起床都想膚色淺一點」,頭條標題為「商務大臣表示教師對世界的運作方式全然無知」)

圖片來源

其實做新聞的人都知道,編輯的意義在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儘管新聞本質上是以滿足使用者資訊需求為導向的,但是在現實中,有些真正具有傳播意義的重大新聞卻不一定得到讀者的關注。此外,如果完全按照讀者的喜好來選擇,則可能出現如《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一書作者 Eli Pariser 所說的那樣:

「我們可能被自己已經贊同的事情包圍,而無法接觸到不同的觀點。」

事實上,如果不是報紙,依據分享熱度的編輯的新聞服務不在少數,比如 Paper.li。Paper.li允許 Twitter 使用者將關注的人分享的內容,從而打造成一個可定制式的數位報紙。

顯然,「機器人新聞」不會替代《衛報》。作為試驗性產品,#Open001 每月僅印刷 5000 份,而且只針對媒體機構和廣告機構。

那麼,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相較於技術運用和改造本身,這件事讓人更讓人興奮的點在於傳統報業開始關注讀者的閱讀偏好,而在此之前,除了讀者來函、廣告商的針對性調查,報紙幾乎沒法瞭解讀者的真正偏好。

在報業轉型的漩渦中,媒體在看重發行量和訂戶數的同時,恰恰忽略了如何讓其經濟支柱——廣告更有效。

與其說印刷媒介是以出售報紙版面生,倒不如說是在兜售讀者和讀者的閱讀時間,這一概念到網路媒體則表現為使用者的黏著性和使用時長。顯而易見,提升讀者的停留時間往往更能提振廣告需求。

延伸閱讀:

真的有新聞產生器!《洛杉磯時報》用機器人自動撰寫突發新聞

Larry Page 談機器人、網路隱私問題、氣球計畫:對待隱私,不能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就是比你厲害!勝率100%的日本猜拳機器手臂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T客邦粉絲團

標籤:機器人, 新聞, 報紙, 編輯

更多3C新消息,快來加入T客邦粉絲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mkmkl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