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慧欣(一個為香港未來而坐立不安的香港人,現留學台灣)
現在香港社會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北京政府落閘確定2017年行政長官的選舉辦法,為候選人設下多重門檻,堅持候選人必須「愛國愛港」,同時排除公民提名。雖政府承諾市民一人一票選特首,然而候選人須先經過只有1200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會篩選產生,而超過700萬名市民如我卻沒有提名候選人之權利。政府以「一人一票選特首」為口號呼籲港人支持這方案,是何等兒戲兼愚弄港人。這個鳥籠普選倘若在立法會通過,香港市民從此活在假普選陰霾中,對於建構民主社會無疑等於畫上句號。而這1200人的提名委員會的各行各業人數比例嚴重失衡,金融商業界別比例是不合比例的高,可想像到篩選後的候選人的服務對象是權貴,而社會大多數的訴求——貧富懸殊、基層房屋供應短缺、過度基建發展犧牲自然生態、大學學額不足等問題更加惡化,民不聊生。
根據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資料顯示,目前有超過七萬名在台灣定居的港人(居留許可案件和定居許可人數總和)。關於在台聲援香港民主活動,筆者來台一年,偶爾和台灣社運朋友交談,每每遇到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究竟關心香港時事的移民港人在哪裡?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遇襲事件,筆者與幾位香港僑生發起到駐台香港經濟文化辦事處遞交連署請願信,那時候我們在社交媒體廣傳信息,最後只有幾位香港學生面對20多位記者;之後一天,台灣民間團體發起同樣聲援活動,參與人數明顯的多。台灣民間團體每每在關鍵時刻伸出正義之手仗義聯繫傳媒及動員,實在不勝感激;但一個真正由在台港人策動兼主持的關注香港民主運動什麼時候出現過呢?借用太陽花學運的口號,自己香港自己救。
筆者無意以偏概全指出移民台灣的港人乃隔岸觀火或對香港漠不關心,此文目的是動員在台灣的香港人聲援佔領中環活動。當議會失能、官員失職、且法治制度受到破壞之時,香港人佔領香港心臟地帶,即公民不服從,是別無他法的直接抗爭。香港不像台灣是一個國家,但說她是一個城市就實在過於簡單。經過超過一百年英國殖民歷史,到現在受到中共嚴重破壞一國兩制和人權自由,越來越多香港人意識到爭取自由民主必須由自己發聲,香港的未來由香港人決定。關心香港不單是港人,還有很多的台灣人,身邊朋友紛紛告訴我香港加油,彷彿台港對岸守護民主之路,尤其台灣社福界人士用廣東話唱出試問誰人未發聲的時候。這一連串基層抗爭及罷課,相信令不少沉默的大多數和裝睡的香港人走出洞穴,每一天為我城沉思,打拼我們想要的未來。
我能為香港做些什麼?香港出事,難道我們可安然在台如常生活,一如早前雜誌訪問一些投資移民台灣的港人這樣過小日子,享受小確幸?我不能。身在台灣,聲援雖很難有直接效果,但筆者相信,民主之路雖漫長,但每每關鍵時刻乃預料不到,希望在於人民,改變始於抗爭,所以就算聲援有多遙遠有多有限,也希望向正在努力抗爭的香港人打氣。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