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漫畫,後來拍成連續劇的「孤獨的美食家」,是一部有趣的作品,男主角松重豐長得像嚇死小孩的大叔,故事也沒什麼劇情,介紹的料理都是四處可見的日本國民美食,但是,它卻愈看愈有味道。
我喜歡連續劇版的「孤獨的美食家」,更甚於漫畫版;食物嘛~用畫的,總是有隔靴搔癢的感覺,影像的感覺比較貼近,在看「孤獨的美食家」時,我一直覺得,我和劇中的主角「井之頭五郎」很像。
我們點菜的方式很像:五郎點菜時,絕對不會滿足於只點一份餐點,總是在點完一份定食之後,還要再單點幾樣小菜(就算吃不下也要點);我也一樣,絕對不滿足在一家店,只品嚐一種滋味。
我們對於要吃什麼,所產生的那種「猶豫心理」很像:五郎總是在大街小巷,尋訪一家又一家的目標,猶豫著這餐到底要吃什麼?最後要「傾聽肚子的聲音」才做決定;我也一樣,常常和老公一起開車出去吃飯時,在路上,我一下說要去吃義大利麵,一下又說要去吃炸豬排,十分鐘內常常換了十幾家餐廳,惹得他乾脆把車停在路邊,吹鬍子瞪眼說:「妳想好要去哪裡我們再走,不然我不知道要把車往哪兒開!」
唉~老公實在不了解,那種面對這餐要吃什麼,所產生的猶豫心理,是怎樣的一回事,直到五郎那句:「仔細傾聽肚子的聲音、感覺一下胃的渴望」真是把我為什麼會產生那種猶豫,描述得十分透徹!
既然和五郎有一樣的感受,怎能不去五郎造訪的餐廳品嚐一下?好在「孤獨的美食家」劇中每一家餐廳都是真實的,也有熱心的日本粉絲把每一集中介紹的餐廳,都記載下來,所以2013春天在東京的時候,我按圖索驥,去尋找位於人形町的「中山」,吃一碗黑色的天丼。
開門進去,果然是一家只有吧台,聚集了一些熟客的小店!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