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Mobile App Design from scratch.

A step by step guide to learn how to design a great mobile app.
From our sponsors
解決手機、相機水波紋現象,全是日光燈頻率在搞鬼
Apr 18th 2014, 09:44, by tandee

A62d770d22dd2751e6b754bd6e0d55d1 在餐廳拿出手機想幫美美的食物拍照,為什麼相機影像看起來會有閃爍的水波紋?或許你沒想到這是因為主光源日光燈的影響。隨著中國製手機大舉入侵台灣,若沒將防閃爍功能改為自動或是符合台灣環境的60Hz,你拍出來的照片可能就會附加「柵欄」特效。到底是什麼原因,又是什麼原理造成的,看下去就知道。

頻率不一致造成水波紋

室內拍攝時會造成水波紋,主要的原因是日光燈的閃爍頻率所致。一般常見的T9日光燈管是種氣體電燈,燈管內有低壓氬氣或氬氖混合氣體及水銀蒸氣,燈管的光線與色溫會隨著交流電的頻率(60Hz)變化,也就造成閃爍的現象。但因為閃爍的頻率很高,因此肉眼難以辨識,會覺得燈管放出的是連續光。但對於電子儀器來說,日光燈的閃爍頻率並不算高。因此造成手機、相機在拍攝上的波紋現象,關鍵就在於光源、快門、感光元件的頻率不一所致。

最近這個問題一再被人提起,主因是中國手機大量進入台灣市場,部分手機出廠預設的更新頻率為50Hz,50Hz是中國的交流電(日光燈)頻率,到了台灣碰到頻率為60Hz自然會出問題。至於有個很類似的現象叫做摩爾紋,則是不同的情況,有興趣可以參考延伸閱讀文章。

延伸閱讀:

如何解決 摩爾紋 與 偽色 的問題

▲日光燈是由不連續光所構成,以暗->亮->暗->亮的規律循環。若使用相機連拍,就能看出這種光線變化的規律,這也是造成水波紋的關鍵原因。

LED也有頻閃現象

傳統日光燈是非連續光波,會隨著交流電的頻率一暗一亮閃爍,假使室內環境使用的是連續光源,像是在鎢絲燈下拍攝,就不會發生頻閃的現象。不只是日光燈管,即便是LED也會發生類似的問題。你說LED是吃直流電,為什麼會有交流電才會發生的頻閃現象呢?的確,家用的LED燈的確是將市電的交流電轉為直流電,再將直流電讓LED運作,但其中交流轉直流的設計就相當重要。但LED價格越來越差,廠商為了節省成本,將部分元件省略,可能會導致LED的表現變差。這類LED頻閃的現象,即為業者所謂的LED Flickr。

▲並非所有LED都是使用直流電,像是這顆Elsa於2008年推出的LED燈泡使用的就是交流電。

感光元件、快門速度、環境光源

回到拍攝來說,當相機或手機的感光元件、快門速度與日光燈的頻率不同,就會拍攝到柵欄狀的波紋。這問題分成2個影響關鍵,分別是感光元件的頻率與快門速度。要解決相機拍攝時的問題,就得從感光元件、快門速度與環境光源對症下藥。接著我們先分別各自發生的主因,再來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從相機螢幕看得到水波紋,但不代表一定會反應在拍出來的相片上。因為當感光元件的頻率不正確,就可能讓螢幕顯示出柵欄狀的波紋。但相機快門若調整得當,就可能會讓拍出來的相片變的正常。感光元件與快門之間的頻率(快門速度),並非絕對的對應關係,導致所見非所得。雖理論上Live View應該做到所見即所得,但實務有困難不見得能達到理論效果。

▲當相機設定錯誤,日光燈下拍攝經常會出現圖中橫向的水波紋。

▲經過調整後,能大幅減少水波紋造成的影響。除了日光燈頻率外,感光元件的架構也是造成波紋的原因之一。

滾動快門造成柵欄波紋

目前手機感光元件大多使用CMOS,單眼也逐漸走向CMOS發展。CMOS與CCD感光元件的特性不同,導致對於日光燈的反應不同。手機使用的低價CMOS感應器,快門不少都是Electronic Rolling Shutter也就是電子滾動快門。CMOS感光的時候是從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的順序持續感測,直到「滾」完整片感光元件。對於人類來說,CMOS的感光方式看似一瞬間完成,但實際上仍視有時間落差。

由Rolling Shutter架構CMOS拍攝完的照片,並非整張照片都是同個時間點完成曝光,而是第一行先掃、第二行再掃,直到整幅影像掃完,相片嚴格來說就像是地球時區一樣畫分,並且攤平在平面上,等於是將time domain展開在space domain上。

至於CCD則很多是用Frame Transfer架構(即為Global Shutter的效果),整片感光元件都是同時開始曝光,同時結束曝光。也因為這樣的特性,就不會有一行行的水波紋效果。因此就算是拿CCD拍不連續光源,也拍不出CMOS底下獨有的水波紋。

CMOS與CCD是否會拍出水波紋的關鍵,並非在於感光元件種類,而是在於感光元件的架構。採用Rolling Shutter必然會出現水波現象,用Global Shutter則怎樣也不可能拍出來這樣的效果。

▲感光元件使用Rolling Shutter就會產生圖中的情況,因為曝光的時間點不同,有些在日光燈亮點曝光,有些在日光燈暗點曝光。按照時間軸排列下來,就會形成一行行的波紋。

快門同樣影響拍攝效果

相機上的水波紋是受到感光元件曝光架構的影響,那跟快門是否有關係?答案是有的。假定日光燈閃爍頻率是60Hz,那麼當快門太快時,像是1/100就容易捕捉到水波紋現象。(前提是感光元件用Rolling Shutter架構)反之,若快門速度放慢如1/10,此時就拍不出這樣的現象。因為快門速度太慢,捕捉不到反應速度更快的日光燈閃爍頻率。總結來說,造成手機或相機拍出水波紋的原因,在於不連續光源的頻率與感光元件曝光架構所致,兩者交互影響之下,才產生一條條的波紋,而快門速度則會影響是否將這現象拍攝出來。

下一頁:避免拍出波紋的4種方法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電腦王粉絲團

標籤:知識百科, 電腦王, 相機, 感光元件, 教學, 行動裝置, 軟體, 技術研究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mkmkl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