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最新開放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名師獨家拆解 基北區會考高分關鍵
Jan 21st 2015, 08:49, by 單小懿

今年基北區會考的超額比序,首度採用十量尺,但此制度卻遭批評較不利中後段學生學習,家長該如何協助孩子考前衝刺,以發揮最大優勢?

距離國中會考不到4個月,專家建議與其把時間平均分配給5科,不如專注衝刺最擅長的科目,更有利快速拉高會考總積分。
距離國中會考不到4個月,專家建議與其把時間平均分配給5科,不如專注衝刺最擅長的科目,更有利快速拉高會考總積分。 (攝影者.賴建宏)

時間是一月十二日,地點在台北市龍門國中。

台北市教育局在新市府團隊上任後,首度針對學校行政人員、輔導老師和家長會,進行今年十二年國教適性入學和適性輔導的宣導研習,最後老師發問的焦點,仍然集中在會考制度,尤其今年基北區將在超額比序中,首度施行的「十量尺」制度,不利中後段學生,引發熱議。

今年基北區會考制度,在志願序放寬之後,會考成為決定學生進入理想學校的關鍵。又因基北區考生近八萬人,是全台灣第一大考區,單憑計算會考總績分(編按:共有國英數自社五科,每科分A、B、C三等第,轉換為積分是六分、四分和二分),會出現很多同分的學生,無法分發,必須將各科再分成十分來計算總積點,就是「十量尺」。

簡單說,等第的「大尺」、先於十量尺的「小尺」。先拿A、B、C三等第計算會考總積分,如果出現同分學生,再拿十量尺重新計算;如果還是同分,最後按照國、數、英、社、自的順序各科比較。

「半屏山」量尺惹爭議
區隔高分,卻不利中後段

研習最後,北投某國中老師發問,最近模擬考後,學生發現英文從答對五題進步到二十題,對照十量尺,從一分變成三分,但是如果從二十題進步到三十五題,一樣多對十五題,卻從三分進步到八分;「學生問,進步題數一樣多,為什麼只多兩分?我們很拚,但看到分數時真的很沮喪。」

為何十量尺不利中後段、即三等第中,落在B和C的學生?

就目前十量尺的設計,平均分數定在三分,拿一到三分須答對的題數,跟拿四到十分須答對的題數差不多,意思是考生至少要先答對一半的題數,之後多答對一到兩題,就可以在十量尺上多進一分。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kmkmklal 的頭像
    mkmkmklal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mkmkmkl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