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手機到學校越來越普遍,甚至國小三年級,就收到手機生日禮物,開始帶到學校使用,目的多半是拿來打給爸媽,聯繫放學接送時間,課堂上禁止使用;為了安全讓孩子帶手機到學校,但家長也擔心,同學互相比較,或是影響學習,同時嚴格規範小朋友,表現不好就會沒收手機、平板,一個月都不准玩。
導師vs.國小六年級學生:「今天有帶手機的舉手,我,我。」
國小六年級,一班24名學生,有9人帶手機到學校,拿出來,有IPHONE、智慧型手機、還有平板。
國小六年級學生:「有時候有要練習什麼,就會比較晚,叫爸爸晚一點來接。」
有男同學,三年級收到生日禮物手機,開始帶到學校使用,老師說下課休息,學生以戶外活動為主,不會拿手機出來滑,上課也關機,不當低頭足,12、13歲年紀,手機拿來聯繫報平安,偶爾玩遊戲,但表現不好,就沒福利。
國小六年級學生:「一個禮拜不能拿手機,沒收一個月啊,會不會心情不好還是,不會啊,因為被沒收習慣了。」
沒手機、平板可玩,學生叫苦連天,但不至於焦慮睡不著覺,家長以沒收為手段管教,還限制使用時間。
國小六年級家長vs.記者:「一個禮拜大概差不多只有玩2到3次,一次玩多久,10到20分鐘。」
家長:「特殊節日像是考完試,才能玩10到20分鐘,還是希望不要帶到學校啦。」
家長擔心,帶手機到學校,同儕比較影響學習,但學校採開放態度。
國小學務主任兼發言人吳夢竹:「並沒有作強制的規範這個區塊,那也並不會讓孩子去簽所謂的切結書。」
學校表示,家長職業多元加上小朋友,偶爾晚放學留校練習活動,為了聯繫接送時間,不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開放態度,還得靠家長配合管教、學生自制,才能有正面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