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flazingo_photos@flickr, CC BY-SA 2.0
十月的昆山,依然艷陽高照,甚至有些炎熱。我從虹橋出了機場,司機就直接載我過來,前後不過半個小時。
我被邀請參加一個高峰論壇,去年我也有來,不同的是,去年有很多台灣金融大老參與,今年沒有,而我是唯一演講的台灣代表。
感覺上有些失落,那種興奮的期待不見了,昆山依舊沒變,只是更接近現實,去掉了大陸許多地方對未來願景過於樂觀的憧憬和浮誇。
過去一年發生很多事,上海去年底宣布成立自貿區,昆山只不過是上海周邊的一個小城市,雖然被國務院指定為「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但光芒完全被上海掩蓋。
最大的打擊可能是今年發生的工安事故,就在高雄氣爆後一周,一家台商汽車零件配套工廠發生大爆炸,死傷超過百人,引起中央高度重視並全面調查生產環境。
昆山是大陸對台商最友善的城市,不論高科技或傳統企業,都來這裡設廠,共有五千多家,今年第六度蟬聯台灣電電公會票選最適合台商投資城市之首。
但昆山成也台商,敗也台商。許多大型電子代工企業受到全球景氣和產業衝擊,業績大幅滑落。另外,大陸人口紅利不再,特別是華東地區,不少台商將工廠遷往成本更低的地區,鴻海剛宣布幫蘋果配套的生產線設在河南和山東。
昆山需要轉型,就如同台灣需要轉型,否則未來只能緩慢成長。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