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近一年的政大校長出爐,財管系教授周行一當選, 他在金融、媒體界深具人脈,還出版過許多理財書, 外界認為,他最大的優勢,就是會募款。
周行一擅財務管理,在政大校長競選政見中即提到,將建有效募款機制,把美國常春藤大學做法引進台灣。 (攝影者.楊文財)
十月十八日,難產將近一年的政大新校長終於出爐,由財管系教授周行一獲得逾半數遴選委員會委員支持當選。然而,周行一之所以勝出,背後反映的,卻是一場台灣所有大學都將面臨的困境。
「如何幫學校募款,是未來大學校長最大的挑戰,」政大校長遴選會發言人、傳播學院院長林元輝說,政府稅收未增,教育經費連年凍漲,以往校長只須管理行政事務,現在卻被迫轉型,募款便成為關鍵能力。
攤開立法院公布的民國一○四年度國立大學預算報告,台、成、清、交、政,五校財務狀況都亮紅燈,其中以成大校務基金短絀逾七億元為最,政大雖只短絀約一億六千萬元,但因以人文學科為主,缺少理工、醫學等科系校友資助,加上今年三月「邁向頂尖大學」第二期計畫期中考評公布,只分到三億八千萬元,和台大相差逾十五倍,若不想辦法拓財源,「問題已在眼前!」林元輝說。
財務專長勝出
「他打包票,帶進外部資源」
「他打包票承諾,會盡力把外部資源帶進來,叫大家信任他。」林元輝回憶,校長選舉到最後關頭,只剩兩位候選人角逐大位,周行一深知學校財務困難,具備財務專長、曾出版多本理財書籍的他,特別強調這點,令現場委員印象深刻。
「校長的能耐要比過去更多元,花更多時間思考資源問題,維繫社會、企業關係。」周行一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近年政大自籌經費約四○%,其他大學也在三、四成左右,不像一、二十年前,開銷幾乎由教育部負擔,現在,校長更得經營人脈、錢脈,學當CEO。
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去年九月,校長佛斯特(Drew Gilpin Faust)宣布啟動史上最大的募款計畫,預計在二○一八年以前,募六十五億美元,投入學術研究與硬體建設。而七年前,佛斯特能成為哈佛第一位女校長,其中一大原因,正是她擔任研究所所長時,透過募款,償還逾三百萬美元的財務缺口。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