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More Tickets. Better Service. Lower Prices.

Buy or sell tickets for concerts, sports, or theater. You'll find a huge and affordable selection at Ticket Liquidator!
From our sponsors
ECS Z97-PK主機板,低價位裝機新選擇
Oct 13th 2014, 01:00, by qhua

Bf167559555baf24fb4e73eac13033ca 主機板價格一直以來是許多人在裝機時,會優先考量的一個環節,畢竟除了處理器之外,最重要的核心零組件非它莫屬。主機板近來地位逐漸式微,追根究柢莫過於功能大多齊備,即使是低價位產品也具備一般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購買高階主機板只是純粹為了用料與特殊功能。

Intel Z97 主機板 3,000 元計畫

在 Intel 推出 Z97 晶片組後,為了加強主機板高階晶片的銷售量,對各家主機板廠提出了 99 美元的 Z97 主機板計畫,希望藉由低價策略提升 Z97 主機板的銷售量。3,000 元的價格對比其他高階主機板,其價差確實非常吸引人,當然最主要的一個重點因素在於 Z97 所專屬不鎖倍頻限制。

以目前主機板市場來看不鎖倍頻,雖說是獨家於 Z 系晶片組,但各家板廠大多有推出解鎖版 BIOS,給予不可超頻的 H、B 系列,一樣具備 Z 系列晶片組的處理器超頻功能。因此低價位 Z97 策略其實效果並不那麼明確,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狀態。同屬 3,000 元價位產品,華碩旗下的 2 款 B85 就擁有比 Z97 更高規格的用料與規模,在同預算條件下選擇 Z97 未必有較大的優勢。

效益不足,廠商價格竄動

當然有些廠商會選擇再繼續壓低 Z97 的價格,或者是採用綁贈品等方式,讓這個計畫能夠繼續產生效益,不過有些廠商則是選擇將價格一舉殺至低點,如本篇中的 ECS Z97-PK。

或許壓低價格對消費者是件好事,不過賠錢生意沒人做,殺頭生意人人做。做產品總是要賺錢,那麼如何賺錢就又回歸到產品的用料上,價格低就不能太期待用料會有多好。挑選時保持幾個原則,只要廠商不把料件成本節約的太過嚴重,倒也還可以放入口袋名單中稍作考慮。

ATX 刪減成 Micro ATX,省去非必要元件

主機板大致可以分為 2 種常見規格,ATX 或者是 Micro ATX,前者常見於高階主機板上,而後者大多被低階產品、套裝電腦採用。那麼兩者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呢?大家都知道,一台電腦玩多顯卡串連,或者是插滿擴充卡的情況並不多,一般家庭中常見的電腦配置多為 1 張顯示卡、1 顆硬碟與 1~2 條記憶體來看。也就是說兩者基本上無任何差別,該有的都不少,最大差異莫過於更高的擴充能力。

不過在成本上的考量上,ATX 與 Micro ATX 差異可就多了,除了 ATX 勢必要多上幾條插槽之外,為了不讓 PCB 空蕩感嚴重,還必須要多加幾顆非必要性晶片,如 PCI 晶片又或者是加個 COM Port、Parallel Port。這些功能說到底還是需要錢去堆砌,在同樣售價條件為了將毛利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上,勢必要從其他地方壓縮而來,常見的手法大多在電源處理迴路,也就是我們常看到處理器周邊空蕩蕩的一片的結果。

▲採用 Micro ATX 板型設計,能夠減少不必要的元件使用。

3 相處理器、1 相記憶體供電

前面說到,低價位產品大多選擇精簡電源處理,Z97-PK 亦是如此的採用 3 + 1 相迴路設計,其中處理器分配 3 相,記憶體則是 1 相。這個配置比較有疑問之處在處理器,以一般常見的規格來說,1 相大約可以負載 30W,那麼 3 相大概在 90W 左右,實際使用可以超出一點。當然 TDP 不等於 P,不過兩者為正相關,所以通常在估計時,都是以 TDP 作為 P 估算。以 Core i7-4790K TDP 為 88W 來看,Z97-PK 屬於較緊繃的設計。

Z97-PK 用 1 上橋 2 下橋 MOSFET,用料是採用耐電流較大的 D-Pak 封裝,這類型產品耐電流雖高,但缺點是發熱量亦高,目前只有低階主機板會大量採用,其餘大多轉往 SOP-8 封裝或者是 DrMOS 類產品。記憶體部份亦是採用與處理器端相當產品,不過改為 1 上橋 1 下橋配置,雖然記憶體並不需要過多的 MOSFET 用以分擔負載,不過我們在高階主機板上,仍然是可以看到多相或並聯 MOSFET 設計。

▲左圖為處理器電源迴路、右圖為記憶體,紅框:PWM 電源控制晶片、黃框:MOSFET。

I/O 配置得宜,常用埠皆具備

儲存裝置與輸出入埠的配置方面,Z97-PK 提供 6 個 SATA 埠,其中 2 個為倒 90 度設計,主要用於迴避顯示卡散熱器干涉問題。而在背板 I/O 則是提供常使用的輸出入埠,與一般低價產品不同處在音效 I/O,一般只會提供 3 孔,而 Z97-PK 是提供標準的 6 孔配置。影像輸出埠的配置也非常齊備,不過 DisplayPort 因定位問題並沒有提供,另外 USB 3.0 是提供 4 埠,並沒有將原生 6 埠全數拉出來運用,這一點是較為可惜之處。

▲左圖為背板 I/O 輸出入埠,右圖為 SATA 埠,採兩種出線設計。

▲HDMI 位置有預留 DisplayPort 的設計,不過最終上市產品並沒有將這個部分實作出來。

音效處理手法傳統,沒有花俏設計

音效晶片是使用 Realtek ALC892,規格上並不突出,且 ECS 的布線設計也未見有隔離,或是使用音響級電容加強。當然定位在低價,這個配置倒也不差,比起同級產品所使用的規格要好上一點。

▲音效線路設計並未有隔離與音響級電容用料,純粹以實用導向。

設計上的小缺點

相對於處理器電源迴路部分用料精簡化,電路保護方面也是常見的精省手法,大多是採用較低檔次的產品或者是刪去該設計。以一般 USB 埠的電路設計來說,1 組埠(2 ~ 4 個 USB)後面大多會有幾個元件組成,ESD、Fuse、還有電容。通常 ESD 會有 3 個用於各埠,而電容則是常用於濾波作用,另外 Fuse 則是保險絲,用於過載斷電,Z97-PK 是沒發現電容的配置。

另外在處理器插槽後也未見陶瓷電容,僅在內側處有上些許,但這點並不影響正常使用。至於硬體干涉的部份,則在記憶體插槽的設計,由於並沒有採用單扣具插槽,會因此與顯示卡碰觸,導致插拔的不便。

▲紅框處為 ESD 晶片,但並未見濾波電容。

▲左圖為 USB 3.0 埠同樣僅只有 ESD 保護,並沒有加入濾波電容,另 Fuse 也是採用較小的規格。右圖為處理器插槽背面,並沒有上陶瓷電容。

▲紅箭頭處可以看到記憶體的固定扣在開啟時,會與顯示卡產生干涉問題。

價格成為最大優勢,小缺陷精進會更好

在看完 Z97-PK 的優缺點之後,綜觀整體產品,其實設計並沒有重大缺陷,惟一些小缺點可以再改進。編輯所述說的那些缺料部分,各廠其實多少都會出現,至於會影響使用嗎?倒也不至於。看完介紹後相信讀者心中都有一把尺,1,990 元的售價確實非常吸引人,有著這些小缺陷也還算尚可。但最大疑慮仍然在原廠對於台灣市場的態度,以及售後服務流程是否便利,否則即便產品價格非常誘人,仍然無法打動消費者的口袋。

廠商資訊:

  • 精英電腦:(02)2162-1177#21495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電腦王粉絲團

標籤:零組件, 電腦王, intel, 主機板, 評測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kmkmklal 的頭像
    mkmkmklal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mkmkmkl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