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最新綜合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機器人會害誰失業?中產階級首當其衝
Sep 25th 2013, 10:09, by 張育寧、張心怡

來源:julialat34@flickr, CC BY 2.0

本文獲科技報橘科技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

今年 6 月在《 MIT Technology Review 》以 Brynjolfsson 與合作撰稿人 Andrew McAfee 的研究結果,發表一篇題為 < How Technology is Destroying Jobs(科技正在毀掉工作機會?)> 的文章,引發爭議。

Brynjolfsson 在 2011 年出版的暢銷書《Race Against the Machine(無中文版,暫譯:與機器賽跑)》一書,以及之後發表的文章中,嘗試以各種論點說明經濟社會如何因為新科技的發展而受惠,不過,同時也談到,在這輪新科技創新過程中,中產階級將逐漸消失,他們的工作將被機器取代

全球就業市場萎縮,科技正在摧毀工作機會?

以「每單位投入(例如:一小時的勞動)所創造的經濟價值」為衡量指標,Brynjolfsson 與 McAfee 發現,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產業結構,單位生產力以及總就業量趨勢變化彼此緊緊相依、同步增加。這意味著:當企業能讓員工生產更多經濟價值,整體國家社會就會變得更富裕,經濟活動相對更活絡,然後回頭創造更多工作。(圖表上半部)

但是 2000 年以後,這樣的模式發生變化,生產力繼續強勁的成長,但就業量成長速度卻突然萎縮,兩者分道揚鑣。到了 2011 年,兩條線出現明顯差距,經濟成長並未同步帶動工作機會增加,Brynjolfsson 與 McAfee 稱之為「大脫鉤(great decoupling)」,他們確信,這一切都是「科技」造成的。

我們引以為傲的進步科技,不論是先進的工業機器人或是自動翻譯服務,就是近 10-15 年來就業率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而更糟的是,兩位 MIT 的學者對工作者預言一個更慘澹的未來:這些侵蝕工作機會的新科技,將不只被應用於工業或商業,還會擴張到更多專業領域:例如法律、財務金融、教育以及醫學等

我們早就知道,機器人(包含自動機械手臂等)和軟體等,在不同領域,例如汽車工業或旅遊業等領域取代人力,但 Brynjolfsson 與 McAfee 認為這樣的情況會持續惡化:因為,科技變遷消滅工作機會的速度,已經遠高於它創造工作機會的速度,而這正是美國中產階級停滯以及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原因。不只是美國,在其他科技先進的國家,同樣的狀況也正發生。

=&quot;&quot;


★ 每一個理財行動,全在於個人的一念之間,一個小小的決定或觀念的改變,就有可能影響你的未來財富人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kmkmklal 的頭像
    mkmkmklal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mkmkmkl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